首页

圣水Sm视频

时间:2025-05-24 14:20:06 作者:福建舰入列后能发挥怎样的作战效能?专家解读 浏览量:46130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记者 范宇斌)为深入探讨“翻译中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回应“翻译中国”事业和国际传播,并推动建立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策划推出“翻译中国”研究丛书。方梦之学术思想研讨会21日在上海举行,并举行“翻译中国”研究丛书首部专著——《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新书发布仪式。

  《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译学话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详细阐述中国译学话语的概念框架、范畴体系和术语发展,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在译学话语建构中的特性和方法。该书擘画了中国特色译学话语体系的蓝图,是建构中国译学话语、推动译学发展的创新之作。

  “翻译中国”研究丛书总主编、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表示,翻译为民族振兴、建立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等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随着中国从“翻译世界”走向“翻译中国”的新纪元,翻译在当今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学者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回应新时代的翻译问题,作出批判性思考,构建自主话语体系。

  “‘翻译中国’研究丛书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推出。”许钧表示,丛书由文学翻译、文化翻译、话语翻译、译学探索四个子系列构成,强调根植于中国伟大的翻译实践、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从不同侧面深入探讨“翻译中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作出原创性贡献,从而助力国际传播与“翻译中国”研究体系建设。

  《上海翻译》主编、教授傅敬民回顾了方梦之在推动翻译学术共同体建设和应用翻译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傅敬民表示,《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是方梦之多年学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核心就是强调中国翻译学需立足本土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学术体系,倡导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形成“中国话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谈及推出“翻译中国”研究丛书的初衷,外研社社长助理李会钦介绍道,这是外研社响应国家战略,传播翻译中国研究成果,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课程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师发展体系,服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出版翻译专业教材、译学著作,举办“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等措施,外研社在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本领的翻译人才,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明影响力面持续发力。随着“翻译中国”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外研社期待与更多学者携手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和翻译中国事业创新发展,为服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赠书仪式。外研社供图

  活动现场,李会钦代表外研社向《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作者方梦之和总主编许钧赠送新书,方梦之向年轻教师、学生代表赠送新书。

  据悉,“翻译中国”研究丛书选题多元且前沿,融合跨学科视野,兼顾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今年还将陆续出版《译者行为批评应用研究》《中央文献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华武术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探索》等著作,有助于推动建立系统的“翻译中国”研究体系,促进中国故事、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几十亿元立项工程烂尾,“造景冲动”为何停不下来?

盖茨基金会高管访华 深化农业创新合作

对于体育营销的未来潜力,于蕾说,“我们不能被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全民关注和吸金能力所迷惑,真正的中国体育赛事需要一个体育迷的初心,从基础一点点建社群、做社群运营、做影响力,如果是参与型赛事,还要带动消费者养成训练的习惯,逐渐树立参加比赛的目标。体育赛事不要指望大力出奇迹,只能做慢功夫笨功夫,真正抓住用户,满足用户消费需求。”(完)

元宵灯谜,你猜对了几个?

与此同时,新款刀锋英雄版还保留了经典的开式车身设计,三段式的顶盖可以快速拆装,并且拆下的顶盖,可以轻松放入后备箱,设计更加便捷和人性化,让“敞篷越野”的乐趣再次回归。可拆卸式车顶不仅提高了可玩性,也可以在突发事故中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生存保障。

新疆哈密遭遇风吹雪天气 当地多举措转移安置受困人员

杨润雄同样留意到,如今在社交平台盛行电影拍摄地“打卡”等风潮。事实上,特区政府已开始开发与影视作品相关的旅游项目,比如在相关景点设二维码,旅客扫描后即可看到有哪部戏、哪些明星曾在这拍摄。去年“香港流行文化节2023”期间,特区政府还举办“电影叮叮”活动,邀请一众导演、编剧等电影工作者担任导赏员,带领观众乘坐叮叮车走访中西区电影拍摄场地,分享电影拍摄的幕后故事、创作灵感等。

中国航司获批再增中美航班!大幅加班难在哪?

五台山8月12日电 (记者 李庭耀)为期3天的2024第六届五台山佛教学术研讨会于8月11日至13日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山西五台山,追溯佛教典籍从印度到中国传译的历史脉络,并展望佛教作为当代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新使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